水泥生產工藝
以預分解窯為代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是國際公認的代表當代技術發展水平的水泥生產方法,其核心的生產工藝仍然是“兩磨一燒”,即“原料粉磨、熟料煅燒和冷卻、水泥粉磨”。
其生產及的內容包括分為礦山開采、原料破碎、原料均化與儲存、原料配料、原料粉磨及廢氣處理、生料均化及入窯、熟料煅燒和冷卻、原煤均化、煤粉制備與計量輸送、熟料散裝與輸送、水泥配料及粉磨、水泥存儲與發運等多個環節。
1)生料粉磨:
礦山開采及運輸:礦山開采根據不同的礦山現場條件,采用不同的爆破方式,實現零排廢生產。開采主要采用臺段式開采方式,輸送主要有大型汽車、皮帶等運輸方式。
原料破碎:采用破碎機,將石灰石、硅鋁質原材料破碎至粒度滿足原料粉磨要求。
原料均化與儲存:采用長方形或圓形預均化堆場堆存和均化石灰石及硅鋁質材料。采取縱向分層堆料,橫向斷面取料,使不同時段堆存的原料得到均化,所取原材料化學成分穩定。
原料配料:采用皮帶秤精確計量對石灰石、粘土、校正原料通過調配庫等進行配料。
原料粉磨及廢氣處理:采用球磨機、立式輥磨或輥壓機將不同配比的石灰石、粘土、校正原料粉磨成生料粉,通過x-ray熒光儀對出磨生料粉的化學成分進行快速檢測。
生料儲存及均化:將粉磨后的生料粉儲存在生料均化庫內,向庫內吹入高壓空氣進行攪拌,使生料粉在庫內進行攪拌混合,出庫時采取多點下料等方式使生料粉的化學成分更均勻穩定。
2)熟料煅燒和冷卻:生料粉進入預熱器、分解爐預熱分解,然后通過回轉窯煅燒,石灰石中碳酸鈣在900℃時分解成氧化鈣,在1350℃時氧化鈣與硅鋁質材料及鐵質材料中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映,最終形成熟料;出窯熟料經過篦冷機的急速冷卻,具有一定的活性和強度。
原煤均化、煤粉制備與計量輸送:與原料儲存及均化一樣,采用長形或圓形預均化堆場進行儲存及均化;根據不同煤種的品質狀況,合理選用立式輥磨或球磨粉磨技術將原煤粉磨成不同細度煤粉,選擇計量可靠的輸送設備送入分解爐和回轉窯內燃燒。
3)水泥粉磨:水泥熟料加入緩凝材料、混合材料通過水泥磨粉磨至一定的細度。
水泥配料及粉磨:經高精度計量秤配料,熟料、緩凝材料(天然石膏、磷石膏、脫硫石膏)、混合材(石灰石、粉煤灰、礦渣、煤矸石、爐渣等)進入水泥粉磨設備進行粉磨,并采用質量監測儀器及時地對質量情況進行跟蹤監測與調整,制造出優質的水泥。